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自身建设 >> 学习园地 >> 正文

【组工印迹】1990年•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莱西召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入新阶段

作者:鲁祖轩   来源:鲁祖轩   时间:2019/1/4 13:46:26   点击:    保护视力色:       

2013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发端于莱西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山东增强进取意识,勇探新路”。

从1985 年开始,在中央、省委和青岛市委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指导下,莱西县把“抓基层、打基础、强化村级、工作到户”作为指导方针,对这一时期重新组织农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配套”经验,即“莱西经验”:以党支部为领导搞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强化整体功能;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搞好村级民主政治配套建设,启动内部活力;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搞好社会化服务配套建设,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经过5 年的实践,莱西县探索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工作经验逐步完善,效果日益显现。1989 年11 月5日至8日,省委、省政府在莱西召开了全省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全省推广“莱西经验”。1990 年4 月3 日至15 日,民政部邀请中央及地方有关专家、学者对莱西经验进行了实地考察,形成了《重新组织农民:当代农村基层发展课题的系统解答——山东莱西村级组织建设考察总报告》,肯定了“莱西经验”。


1990 年8 月5 日至10 日,经党中央批准,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莱西县召开,中央组织部、中央政策研究室、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出席会议。会上,省委、省政府和青岛市委、莱西县委分别作了发言,平邑县九间棚村党支部等18 个单位进行会议交流发言,夏津县等50 个单位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与会人员分组现场考察了莱西县8 个村的工作。会议总结和推广莱西县加强以党支部为领导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经验,确立了以党支部为领导的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格局,明确了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农村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什么样的村级组织、怎样建好村级组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12 月,中央印发了《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纪要》,对加强以村党支部为领导的村级组织建设提出意见、作出部署,将“莱西经验”向全国推广。

“ 莱西会议”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部署、省委要求,始终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任务来抓,围绕“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细化措施、持续用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解决,保持了农村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组织部门始终将巩固农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作为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条红线,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扎实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村级各方面工作,持续加大村级运转基本保障,着力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上世纪80 年代,莱西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割到户后,农民在生产上有了自主权,自主意识增强了,村集体的功能相对弱化了,农民对村党支部的依赖程度也降低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都很着急,想把问题搞清楚、把原因搞清楚,拿出解决措施来,把农村工作搞上去。我们组织人员先后9 次到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用了3 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全县800 多个村庄,最终把问题梳理了出来。我们认识到,这些农村问题要解决,必须从根上抓起,必须从基层组织建设上抓起,加强村级组织的配套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这期间,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青岛市委组织部领导多次给予指导,组织实地调研,帮助我们不断完善、总结提炼,逐步形成了以“三配套”为主要内容的“莱西经验”。

“莱西经验”最大的功绩,就是确立了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当时,有的老百姓认为,村党支部是少数人选的,村委会是多数人选的,村庄的事,应该村委会说了算。这种认识,极大地损害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对此,我们始终坚定地认为,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点,必须旗帜鲜明。工作中,我们大张旗鼓地支持村党支部,为村党支部发挥好领导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这一点,对农村工作起到了决定性影响。实话实说,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大家想的都是,怎么把农村党建工作搞好、把农村发展起来,也没想到会在党的建设历史上产生这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