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女,中共党员,现任鱼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从一般工作人员、科室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再到镇街监管所所长,她一直主动担当,任劳任怨,用实干践行初心,用担当承载使命。先后被济宁市委组织部评为济宁市“万名干部下基层”和第一书记工作先进个人。
开办公益辅导班,做留守儿童的“引路人”
2019年7月到2021年8月,王娜下派到鱼台县李阁镇担任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和路屯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她访民意、办实事、解民忧,受到群众一致赞誉。在入户走访中,王娜得知村中留守儿童常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们文化水平不高,想辅导孩子作业却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面对焦急的老人和渴望学习的孩子们,王娜决定要办个“公益辅导班”,开班当天,就来了7个孩子。从那以后,王娜除了工作日晚上外,每个周六还会抽出半天时间辅导孩子们的作业。为了丰富课外生活,她积极联系开设“蒲公英”书屋,利用周末组织孩子们去市民中心参观学习,相关事迹被济宁新闻联播报道。
打造项目帮致富,做集体经济的“领头人”
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摆在王娜面前的难题,村民忙于自家种植,村“两委”空有想法没有思路。王娜从小处着手,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了解镇情村情,决定从传统产业提升上做文章。李阁镇以种植大蒜、辣椒为主,产业结构固定。王娜带领村“两委”班子到邻近县区乡镇考察产业项目,详细了解项目运转模式、收益等情况,组织专人学习流程。为了发展农业“新六产”,在报经上级领导同意后,王娜与村“两委”班子一道打造了农产品冷储及加工项目等4个产业项目,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以前自家种的甜瓜、辣椒要拉到外面去卖,现在村里就有冷库,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去。”村民们高兴地说。
担当作为求创新,做知识产权的“守护人”
服务期结束后,王娜回到单位,负责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工作。由于部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意识不强,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面对这种形势,王娜一方面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检查,全年查办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07件,涉案金额20余万元,有效打击了假冒专利、商标侵权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净化了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起草《鱼台县知识产权(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组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精准对接会,成功破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超亿元。在市对县考核中,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指标在全市位居第2名,高质量发明专利指标位居全市第3名。
市场监督亮利剑,做市场秩序的“监管人”
王娜调整到王鲁镇担任所长时,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王娜上门推广场所码、解读防疫政策,通过签订责任书、微信群通报等方式压实辖区内商户防疫责任,实现“处理一家、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针对辖区内存在无证经营的市场乱象,王娜主动带领所里同志认真摸排流动商贩底数。她连续10天在学校、镇驻地及村主要街道等场所进行蹲点摸排,对辖区内123家食品相关单位进行了拉网式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管台账并动态更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督促流动摊点办理许可证,依法合规经营,有力推进了市场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大幅提升了市场监管效能。
为民排忧办实事,做食药安全的“护航人”
王娜始终心系群众,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倾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食品摊贩因其便宜好吃,往往更加吸引群众消费,但也存在食材不新鲜、卫生标准低等问题。王娜把食药监管重点放在食品摊点,开展专项监管行动,从食品原料、添加剂、餐饮具等方面规范摊贩经营行为,有力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健康。针对家长关心的“孩子在学校吃的好不好、安不安全”等问题,王娜带领所里的同志不定期到学校食堂进行抽查,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专项活动,借助互联网让校园食品安全实时展示,让学生吃的安心,家长看的放心。
青春无价,以梦为马;砥砺初心,不负韶华。无论是在田间地头一线,还是在市场监管领域,她都用青春和汗水践行着为民服务初心,以实干担当和拼搏奉献谱写奋斗华章。